一般信息
|
|
|
产品类型标志
|
CPU 1511C-1 PN
|
CPU 1512C-1 PN
|
硬件功能状态
|
FS03
|
FS03
|
固件版本
|
V2.9
|
V2.9
|
产品功能
|
|
|
|
是; I&M0 至 I&M3
|
是; I&M0 至 I&M3
|
|
是; 带最小组织块,6 个 625 µs 循环(分布式)
|
是; 带最小组织块,6 个 625 µs 循环(分布式)
|
附带程序包的
|
|
|
|
V17(固件 V2.9)/ V15(固件 V2.5)及以上版本;通过较旧版本的 TIA 博途可配置为 6ES7511-1CK00-0AB0
|
V17(固件 V2.9)/ V15(固件 V2.5)及以上版本;通过较旧版本的 TIA 博途可配置为 6ES7512-1CK00-0AB0
|
配置控制
|
|
|
通过数据组
|
是
|
是
|
显示
|
|
|
屏幕对角线 [cm]
|
3.45 cm
|
3.45 cm
|
操作元件
|
|
|
按键数量
|
8
|
8
|
运行模式按键
|
2
|
2
|
电源电压
|
|
|
额定值 (DC)
|
24 V
|
24 V
|
允许范围,下限 (DC)
|
19.2 V; 数字输入/输出电源 DC 20.4 V
|
19.2 V; 数字输入/输出电源 DC 20.4 V
|
允许范围,上限 (DC)
|
28.8 V
|
28.8 V
|
反极性保护
|
是
|
是
|
电源和电压断路跨接
|
|
|
|
5 ms; 和 CPU 部件上的供电电压有关
|
5 ms; 和 CPU 部件上的供电电压有关
|
输入电流
|
|
|
耗用电流(额定值)
|
0.8 A; 无负载;9.8 A:CPU + 负载
|
0.8 A; 无负载;18.8 A:CPU + 负载
|
耗用电流,最大值
|
1 A; 无负载;10 A:CPU + 负载
|
1 A; 无负载;19 A:CPU + 负载
|
接通电流,最大值
|
1.9 A; 额定值
|
1.9 A; 额定值
|
I²t
|
0.34 A²·s
|
0.34 A²·s
|
数字输入端
|
|
|
|
20 mA; 每组
|
20 mA; 每组
|
数字输出端
|
|
|
|
30 mA; 每组,无负载
|
30 mA; 每组,无负载
|
输出电压 / 标题
|
|
|
额定值 (DC)
|
24 V
|
24 V
|
传感器供电
|
|
|
输出端数量
|
1; 一个公用 24 V 传感器电源
|
2; 每 16 个数字输入共用一个 24 V 传感器电源
|
24 V 传感器供电
|
|
|
|
是; L+ (-0.8 V)
|
是; L+ (-0.8 V)
|
|
是
|
是
|
|
1 A
|
1 A
|
功率
|
|
|
背板总线上的馈电功率
|
10 W
|
10 W
|
来自背板总线的功耗(达到均衡)
|
8.5 W
|
9 W
|
功率损失
|
|
|
功率损失,典型值
|
11.8 W
|
15.2 W
|
存储器
|
|
|
SIMATIC 存储卡插槽数量
|
1
|
1
|
需要 SIMATIC 存储卡
|
是
|
是
|
工作存储器
|
|
|
|
175 kbyte
|
250 kbyte
|
|
1 Mbyte
|
1 Mbyte
|
装载存储器
|
|
|
|
32 Gbyte
|
32 Gbyte
|
缓冲
|
|
|
|
是
|
是
|
CPU-处理时间
|
|
|
对于位运算,典型值
|
60 ns
|
48 ns
|
对于字运算,典型值
|
72 ns
|
58 ns
|
对于定点运算,典型值
|
96 ns
|
77 ns
|
对于浮点运算,典型值
|
384 ns
|
307 ns
|
CPU-组件
|
|
|
元素数量(总数)
|
4 000; 程序块 (OB、FB、FC、DB) 和 UDT
|
4 000; 程序块 (OB、FB、FC、DB) 和 UDT
|
DB
|
|
|
|
1 ... 60 999;划分如下:用户可用编号范围:1 ... 59 999 和由 SFC 86 创建的数据块的编号范围:60 000 ... 60 999
|
1 ... 60 999;划分如下:用户可用编号范围:1 ... 59 999 和由 SFC 86 创建的数据块的编号范围:60 000 ... 60 999
|
|
1 Mbyte; 对于绝对寻址的数据库,最大容量为 64 KB
|
1 Mbyte; 对于绝对寻址的数据库,最大容量为 64 KB
|
FB
|
|
|
|
0 ... 65 535
|
0 ... 65 535
|
|
175 kbyte
|
250 kbyte
|
FC
|
|
|
|
0 ... 65 535
|
0 ... 65 535
|
|
175 kbyte
|
250 kbyte
|
OB
|
|
|
|
175 kbyte
|
250 kbyte
|
|
100
|
100
|
|
20
|
20
|
|
20
|
20
|
|
20; 带最小组织块,3 个 500 µs 循环
|
20; 带最小组织块,3 个 500 µs 循环
|
|
50
|
50
|
|
3
|
3
|
|
1
|
1
|
|
2
|
2
|
|
100
|
100
|
|
4
|
4
|
|
2
|
2
|
|
1
|
1
|
嵌套深度
|
|
|
|
24
|
24
|
计数器、定时器及其剩磁
|
|
|
S7 计数器
|
|
|
|
2 048
|
2 048
|
剩磁
|
|
|
|
是
|
是
|
IEC 计数器
|
|
|
|
任意(仅由系统内存进行限制)
|
任意(仅由系统内存进行限制)
|
剩磁
|
|
|
|
是
|
是
|
S7 时间
|
|
|
|
2 048
|
2 048
|
剩磁
|
|
|
|
是
|
是
|
IEC 计时器
|
|
|
|
任意(仅由系统内存进行限制)
|
任意(仅由系统内存进行限制)
|
剩磁
|
|
|
|
是
|
是
|
数据范围及其剩磁
|
|
|
保留的数据范围(包括时间、计数器、标记),最大值
|
128 kbyte; 总计;针对存储器、计时器、计数器、数据库和技术数据(轴)的可用剩磁存储器: 88 KB
|
128 kbyte; 总计;针对存储器、计时器、计数器、数据库和技术数据(轴)的可用剩磁存储器: 88 KB
|
扩展的保留数据范围(包括时间、计数器、标记),最大值
|
1 Mbyte; 使用 PS 60 W 24/48/60 V DC HF 时
|
1 Mbyte; 使用 PS 60 W 24/48/60 V DC HF 时
|
标记
|
|
|
|
16 kbyte
|
16 kbyte
|
|
8; 8 个时钟存储器二进制位 bit 合而为一个时钟存储器字节 byte
|
8; 8 个时钟存储器二进制位 bit 合而为一个时钟存储器字节 byte
|
数据组件
|
|
|
|
是
|
是
|
|
否
|
否
|
本地数据
|
|
|
|
64 kbyte; 每个块最大 16 KB
|
64 kbyte; 每个块最大 16 KB
|
地址范围
|
|
|
IO 模块数量
|
1 024; 模块 / 子模块的最大数量
|
2 048; 模块 / 子模块的最大数量
|
外设地址范围
|
|
|
|
32 kbyte; 所有输入端位于过程映像内
|
32 kbyte; 所有输入端位于过程映像内
|
|
32 kbyte; 所有输出端位于过程映像内
|
32 kbyte; 所有输出端位于过程映像内
|
每个集成的 IO 子系统
|
|
|
|
8 kbyte
|
8 kbyte
|
|
8 kbyte
|
8 kbyte
|
每个 CM / CP
|
|
|
|
8 kbyte
|
8 kbyte
|
|
8 kbyte
|
8 kbyte
|
分量过程映像
|
|
|
|
32
|
32
|
硬件扩展
|
|
|
分布式 IO 系统数量
|
32; 分布式 IO 系统即分布式外围设备通过 PROFINET 或 PROFIBUS 通信模块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系统,或外围设备通过 AS-i 主控模块或链接(如:IE/PB 链接)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系统
|
32; 分布式 IO 系统即分布式外围设备通过 PROFINET 或 PROFIBUS 通信模块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系统,或外围设备通过 AS-i 主控模块或链接(如:IE/PB 链接)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系统
|
DP 主站数量
|
|
|
|
4; 最多总共可插接 4 个 CM/CP(PROFIBUS、PROFINET、以太网)
|
6; 最多总共可插接 6 个 CM/CP(PROFIBUS、PROFINET、以太网)
|
IO 控制器数量
|
|
|
|
1
|
1
|
|
4; 最多总共可插接 4 个 CM/CP(PROFIBUS、PROFINET、以太网)
|
6; 最多总共可插接 6 个 CM/CP(PROFIBUS、PROFINET、以太网)
|
组件载体
|
|
|
|
32; CPU + 31 个模块
|
32; CPU + 31 个模块
|
PtP CM
|
|
|
|
仅通过可用的插槽限制可连接的 PtP CM 数量
|
仅通过可用的插槽限制可连接的 PtP CM 数量
|
时间
|
|
|
时钟
|
|
|
|
硬件时钟
|
硬件时钟
|
|
6 wk; 当环境温度为 40°C 时,典型值
|
6 wk; 当环境温度为 40°C 时,典型值
|
|
10 s; 典型值:2 s
|
10 s; 典型值:2 s
|
运行时间计数器
|
|
|
|
16
|
16
|
时间同步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数字输入
|
|
|
集成通道 (DI)
|
16
|
32
|
可编程的数字输入端
|
是
|
是
|
源型输入/漏性输入
|
P 读取
|
P 读取
|
输入特性符合 IEC 61131,类型 3
|
是
|
是
|
数字输入端功能,可设置参数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输入电压
|
|
|
|
DC
|
DC
|
|
24 V
|
24 V
|
|
-3 至 +5V
|
-3 至 +5V
|
|
+11 至 +30V
|
+11 至 +30V
|
输入电流
|
|
|
|
2.5 mA
|
2.5 mA
|
输入延迟(输入电压为额定值时)
|
|
|
对于标准输入端
|
|
|
|
是; 无 / 0.05 / 0.1 / 0.4 / 1.6 / 3.2 / 12.8 / 20 ms
|
是; 无 / 0.05 / 0.1 / 0.4 / 1.6 / 3.2 / 12.8 / 20 ms
|
|
4 µs; 设置参数时“无”
|
4 µs; 设置参数时“无”
|
|
20 ms
|
20 ms
|
|
4 µs; 设置参数时“无”
|
4 µs; 设置参数时“无”
|
|
20 ms
|
20 ms
|
对于报警输入端
|
|
|
|
是; 与标准输入端相同
|
是; 与标准输入端相同
|
用于技术功能
|
|
|
|
是; 与标准输入端相同
|
是; 与标准输入端相同
|
导线长度
|
|
|
|
1 000 m; 600 用于技术功能;与输入频率、实际值编码器和电缆质量有关;100 kHz 时最长 50 m
|
1 000 m; 600 用于技术功能;与输入频率、实际值编码器和电缆质量有关;100 kHz 时最长 50 m
|
|
600 m; 用于技术功能:否
|
600 m; 用于技术功能:否
|
数字输出
|
|
|
数字输出类型
|
晶体管
|
晶体管
|
集成通道 (DO)
|
16
|
32
|
P 开关
|
是; 推拉式输出端
|
是; 推拉式输出端
|
短路保护
|
是; 电子/热学
|
是; 电子/热学
|
|
标准输出端为 1.6 A,高速输出端为 0.5 A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标准输出端为 1.6 A,高速输出端为 0.5 A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感应式关闭电压的限制
|
-0.8 V
|
连接器 X11:0.8 V;连接器 X12:L+ (-53 V)
|
控制数字输入
|
是
|
是
|
数字输出端功能,可设置参数
|
|
|
|
是; 作为高速计数器的输出信号
|
是; 作为高速计数器的输出信号
|
|
是
|
是
|
|
4
|
4
|
|
是
|
是
|
|
0 %
|
0 %
|
|
100 %
|
100 %
|
|
0.0036 %; S7 模拟形式时最小 40 ns
|
0.0036 %; S7 模拟形式时最小 40 ns
|
|
是
|
是
|
输出端的通断能力
|
|
|
|
0.5 A; 0.1 A,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0.5 A; 0.1 A,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|
5 W; 1 W,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5 W; 1 W,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负载电阻范围
|
|
|
|
48 Ω; 240 Ohm,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48 Ω; 240 Ohm,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|
12 kΩ
|
12 kΩ
|
输出电压
|
|
|
|
DC
|
DC
|
|
1 V; 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1 V; 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|
23.2 V; L+ (-0.8 V)
|
23.2 V; L+ (-0.8 V)
|
输出电流
|
|
|
|
0.5 A; 0.1 A,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,注意降额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0.5 A; 0.1 A,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,注意降额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|
2 mA
|
2 mA
|
|
0.6 A; 0.12 A,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,注意降额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0.6 A; 0.12 A,高速输出端时,即使用一个高速输出端的情况,注意降额;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
|
|
0.5 mA
|
0.5 mA
|
电阻负载时的输出延迟
|
|
|
|
200 µs
|
200 µs
|
|
500 µs; 随负载变化
|
500 µs; 随负载变化
|
用于技术功能
|
|
|
|
5 µs; 与使用的输出相关,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5 µs; 与使用的输出相关,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|
5 µs; 与使用的输出相关,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5 µs; 与使用的输出相关,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两个输出端并联
|
|
|
|
是; 用于技术功能:否
|
是; 用于技术功能:否
|
|
否
|
否
|
|
是; 用于技术功能:否
|
是; 用于技术功能:否
|
开关频率
|
|
|
|
100 kHz; 高速输出:在标准输出情况下为 100 Hz
|
100 kHz; 高速输出:在标准输出情况下为 100 Hz
|
|
0.5 Hz; 根据 IEC 60947-5-1,DC-13;注意降额曲线
|
0.5 Hz; 根据 IEC 60947-5-1,DC-13;注意降额曲线
|
|
10 Hz
|
10 Hz
|
输出端的总电流
|
|
|
|
0.5 A; 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0.5 A; 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|
8 A; 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8 A; 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|
4 A; 每组 2 个电源,每个电源的最大电流为 4 A,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4 A; 每组 2 个电源,每个电源的最大电流为 4 A,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用于技术功能
|
|
|
|
0.5 A; 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0.5 A; 参见手册中的附加说明
|
继电器输出端
|
|
|
|
0
|
0
|
导线长度
|
|
|
|
1 000 m; 用于技术功能 600 m;与输出频率、负载和电缆质量有关;100 kHz 时至多 50 m
|
1 000 m; 用于技术功能 600 m;与输出频率、负载和电缆质量有关;100 kHz 时至多 50 m
|
|
600 m; 用于技术功能:否
|
600 m; 用于技术功能:否
|
模拟输入
|
|
|
模拟输入端数量
|
5; 用于 U/I 时 4 个,用于 R(电阻)/RTD(热电阻)时 1 个
|
5; 用于 U/I 时 4 个,用于 R(电阻)/RTD(热电阻)时 1 个
|
|
4; 最大值
|
4; 最大值
|
|
4; 最大值
|
4; 最大值
|
|
1
|
1
|
电压输入允许的输入电压(毁坏限制),最大值
|
28.8 V
|
28.8 V
|
电流输入允许的输入电流(毁坏限制),最大值
|
40 mA
|
40 mA
|
循环时间(所有通道) 最小值
|
1 ms; 与可调节参数的干扰频率抑制相关,详细信息参见手册中的“转换过程”
|
1 ms; 与可调节参数的干扰频率抑制相关,详细信息参见手册中的“转换过程”
|
温度测量的技术单位,可调节
|
是; °C / °F / K
|
是; °C / °F / K
|
输入范围(额定值),电压
|
|
|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 ±10 V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 ±10 V
|
|
100 kΩ
|
100 kΩ
|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 ±10 V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 ±10 V
|
|
100 kΩ
|
100 kΩ
|
|
是
|
是
|
|
100 kΩ
|
100 kΩ
|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 ±10 V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 ±10 V
|
|
100 kΩ
|
100 kΩ
|
输入范围(额定值),电流
|
|
|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 ±20 mA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 ±20 mA
|
|
50 Ω; 另加约 55 Ohm,用于通过 PTC 实现过压保护
|
50 Ω; 另加约 55 Ohm,用于通过 PTC 实现过压保护
|
|
是
|
是
|
|
50 Ω; 另加约 55 Ohm,用于通过 PTC 实现过压保护
|
50 Ω; 另加约 55 Ohm,用于通过 PTC 实现过压保护
|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 ±20 mA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 ±20 mA
|
|
50 Ω; 另加约 55 Ohm,用于通过 PTC 实现过压保护
|
50 Ω; 另加约 55 Ohm,用于通过 PTC 实现过压保护
|
输入范围(额定值),电阻温度计
|
|
|
|
是; 标准/气候
|
是; 标准/气候
|
|
10 MΩ
|
10 MΩ
|
|
是; 标准/气候
|
是; 标准/气候
|
|
10 MΩ
|
10 MΩ
|
输入范围(额定值),电阻
|
|
|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0 至 600 Ohm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0 至 600 Ohm
|
|
10 MΩ
|
10 MΩ
|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0 至 600 Ohm
|
是; 物理测量范围:0 至 600 Ohm
|
|
10 MΩ
|
10 MΩ
|
|
是
|
是
|
|
10 MΩ
|
10 MΩ
|
导线长度
|
|
|
|
800 m; U/I 中,R/RTD 时 200 m
|
800 m; U/I 中,R/RTD 时 200 m
|
模拟输出
|
|
|
集成通道 (AO)
|
2
|
2
|
电压输出,短路保护
|
是
|
是
|
循环时间(所有通道) 最小值
|
1 ms; 与可调节参数的干扰频率抑制相关,详细信息参见手册中的“转换过程”
|
1 ms; 与可调节参数的干扰频率抑制相关,详细信息参见手册中的“转换过程”
|
输出范围,电压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输出范围,电流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负载电阻(在额定输出范围内)
|
|
|
|
1 kΩ
|
1 kΩ
|
|
100 nF
|
100 nF
|
|
500 Ω
|
500 Ω
|
|
1 mH
|
1 mH
|
导线长度
|
|
|
|
200 m
|
200 m
|
输入端的模拟值构成
|
|
|
集成和转换时间/每通道分辨率
|
|
|
|
16 bit
|
16 bit
|
|
是; 2.5 / 16.67 / 20 / 100 ms,作用于所有通道
|
是; 2.5 / 16.67 / 20 / 100 ms,作用于所有通道
|
|
400 / 60 / 50 / 10
|
400 / 60 / 50 / 10
|
测量值滤波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输出端的模拟值构成
|
|
|
集成和转换时间/每通道分辨率
|
|
|
|
16 bit
|
16 bit
|
起振时间
|
|
|
|
1.5 ms
|
1.5 ms
|
|
2.5 ms
|
2.5 ms
|
|
2.5 ms
|
2.5 ms
|
传感器
|
|
|
信号传感器连接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可连接传感器
|
|
|
|
是
|
是
|
|
1.5 mA
|
1.5 mA
|
传感器信号,增量编码器(非对称)
|
|
|
|
24 V
|
24 V
|
|
100 kHz
|
100 kHz
|
|
400 kHz; 四倍分析时
|
400 kHz; 四倍分析时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误差/精度
|
|
|
线性错误(与输入范围有关),(+/-)
|
0.1 %
|
0.1 %
|
温度错误(与输入范围有关),(+/-)
|
0.005 %/K
|
0.005 %/K
|
输入端之间的串扰,最大值
|
-60 dB
|
-60 dB
|
25 °C 时起振状态下的重复精度(与输入范围有关),(+/-)
|
0.05 %
|
0.05 %
|
输出波纹(与输出范围有关,带宽 0 至 50 kHz),(+/-)
|
0.02 %
|
0.02 %
|
线性错误(与输出范围有关),(+/-)
|
0.15 %
|
0.15 %
|
温度错误(与输出范围有关),(+/-)
|
0.005 %/K
|
0.005 %/K
|
输出端之间的串扰,最大值
|
-80 dB
|
-80 dB
|
25 °C 时起振状态下的重复精度(与输出范围有关),(+/-)
|
0.05 %
|
0.05 %
|
整个温度范围内的操作错误限制
|
|
|
|
0.3 %
|
0.3 %
|
|
0.3 %
|
0.3 %
|
|
0.3 %
|
0.3 %
|
|
Pt100 标准型:±2 K、Pt100 气候型:±1 K、Ni100 标准型:±1.2 K、Ni100 气候型:±1 K
|
Pt100 标准型:±2 K、Pt100 气候型:±1 K、Ni100 标准型:±1.2 K、Ni100 气候型:±1 K
|
|
0.3 %
|
0.3 %
|
|
0.3 %
|
0.3 %
|
基本错误限制(25 °C 时的操作错误限制)
|
|
|
|
0.2 %
|
0.2 %
|
|
0.2 %
|
0.2 %
|
|
0.2 %
|
0.2 %
|
|
Pt100 标准型:±1 K、Pt100 气候型:±0.5 K、Ni100 标准型:±0.6 K、Ni100 气候型:±0.5 K
|
Pt100 标准型:±1 K、Pt100 气候型:±0.5 K、Ni100 标准型:±0.6 K、Ni100 气候型:±0.5 K
|
|
0.2 %
|
0.2 %
|
|
0.2 %
|
0.2 %
|
故障电压抑制 f = n x (f1 +/- 1 %),f1 = 干扰频率
|
|
|
|
30 dB
|
30 dB
|
|
60 dB; 400Hz 时: 50dB
|
60 dB; 400Hz 时: 50dB
|
接口
|
|
|
PROFINET 接口数量
|
1
|
1
|
1. 接口
|
|
|
物理接口
|
|
|
|
是; X1
|
是; X1
|
|
2
|
2
|
|
是
|
是
|
协议
|
|
|
|
是; IPv4
|
是; IPv4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; 选件也可加密
|
是; 选件也可加密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PROFINET IO 控制器
|
|
|
服务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; 前提条件:IRT 和同步模式(MRPD 可选)
|
是; 前提条件:IRT 和同步模式(MRPD 可选)
|
|
是
|
是
|
|
是; 通过用户程序
|
是; 通过用户程序
|
|
是; 最多 32 个 PROFINET 设备
|
是; 最多 32 个 PROFINET 设备
|
|
128; 通过AS-i、PROFIBUS 或 PROFINET 总共最多可连接 256 个分布式外围设备
|
128; 通过AS-i、PROFIBUS 或 PROFINET 总共最多可连接 256 个分布式外围设备
|
|
64
|
64
|
|
128
|
128
|
|
128
|
128
|
|
8; 通过所有接口的总和
|
8; 通过所有接口的总和
|
|
8
|
8
|
|
更新时间最小值取决于设置的 PROFINET IO 通讯部件,取决于 IO 装置数量和组态的有效数据数量
|
更新时间最小值取决于设置的 PROFINET IO 通讯部件,取决于 IO 装置数量和组态的有效数据数量
|
更新时间,IRT 时
|
|
|
|
250 µs 至 4 ms;说明:同步模式的 IRT 对时钟同步组织块的最小更新时间 625 µs 至关重要。
|
250 µs 至 4 ms;说明:同步模式的 IRT 对时钟同步组织块的最小更新时间 625 µs 至关重要。
|
|
500 µs 至 8 ms;说明:同步模式的 IRT 对时钟同步组织块的最小更新时间 625 µs 至关重要。
|
500 µs 至 8 ms;说明:同步模式的 IRT 对时钟同步组织块的最小更新时间 625 µs 至关重要。
|
|
1 ms 至 16 ms
|
1 ms 至 16 ms
|
|
2 ms 至 32 ms
|
2 ms 至 32 ms
|
|
4 ms 至 64 ms
|
4 ms 至 64 ms
|
|
更新时间 = 设置的“奇数”发射脉冲(125 µs 的任意倍数:375 µs、625 µs 至 3875 µs)
|
更新时间 = 设置的“奇数”发射脉冲(125 µs 的任意倍数:375 µs、625 µs 至 3875 µs)
|
更新时间,RT 时
|
|
|
|
250 µs 至 128 ms
|
250 µs 至 128 ms
|
|
500 µs 至 256 ms
|
500 µs 至 256 ms
|
|
1 ms 至 512 ms
|
1 ms 至 512 ms
|
|
2 ms 至 512 ms
|
2 ms 至 512 ms
|
|
4 ms 至 512 ms
|
4 ms 至 512 ms
|
PROFINET IO 设备
|
|
|
服务
|
|
|
|
是
|
是
|
|
否
|
否
|
|
是
|
是
|
|
是; 通过用户程序
|
是; 通过用户程序
|
|
是
|
是
|
|
4
|
4
|
|
是; 通过用户程序
|
是; 通过用户程序
|
|
是; 通过用户程序
|
是; 通过用户程序
|
物理接口
|
|
|
RJ 45(以太网)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协议
|
|
|
连接数量
|
|
|
|
96; 通过 CPU 和所连接 CP/CM 的内置接口
|
128; 通过 CPU 和所连接 CP/CM 的内置接口
|
|
10
|
10
|
|
64
|
88
|
|
16
|
16
|
冗余模式
|
|
|
|
是
|
是
|
气液冗余
|
|
|
|
仅通过第 1 个接口 (X1)
|
仅通过第 1 个接口 (X1)
|
|
是; MRP 自动管理器符合 2.0 版本 IEC 62439-2 的要求;MRP 管理器;MRP 客户端
|
是; MRP 自动管理器符合 2.0 版本 IEC 62439-2 的要求;MRP 管理器;MRP 客户端
|
|
是; 用作 MRP 环形用电器,符合 3.0 版本 IEC 62439-2 的要求
|
是; 用作 MRP 环形用电器,符合 3.0 版本 IEC 62439-2 的要求
|
|
是; 前提条件:IRT
|
是; 前提条件:IRT
|
|
200 ms; MRP 时;无冲击,MRPD 时
|
200 ms; MRP 时;无冲击,MRPD 时
|
|
50
|
50
|
SIMATIC 通讯
|
|
|
|
是; 使用 TLS V1.3 预设进行加密
|
是; 使用 TLS V1.3 预设进行加密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参见在线帮助(S7 通讯,用户数据大小)
|
参见在线帮助(S7 通讯,用户数据大小)
|
开放式 IE 通讯
|
|
|
|
是
|
是
|
|
64 kbyte
|
64 kbyte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64 kbyte
|
64 kbyte
|
|
是
|
是
|
|
2 kbyte; UDP 广播时 1472 个字节
|
2 kbyte; UDP 广播时 1472 个字节
|
|
是; 最多 5 个 电路
|
是; 最多 5 个 电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; 可选
|
是; 可选
|
网络服务器
|
|
|
|
是; 标准页面和用户页面
|
是; 标准页面和用户页面
|
|
是; 标准页面和用户页面
|
是; 标准页面和用户页面
|
OPC UA
|
|
|
|
是; 需要“小”许可证
|
是; 需要“小”许可证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可用安全策略无,Basic128Rsa15,Basic256Rsa15,Basic256Sha256
|
可用安全策略无,Basic128Rsa15,Basic256Rsa15,Basic256Sha256
|
|
”匿名“或通过用户名与密码验证
|
”匿名“或通过用户名与密码验证
|
|
4
|
4
|
|
1 000
|
1 000
|
|
300
|
300
|
|
20
|
20
|
|
100
|
100
|
|
1
|
1
|
|
5
|
5
|
|
5 000
|
5 000
|
|
100
|
100
|
|
20
|
20
|
|
是; 数据访问(读、写、订阅)、方法调用、自定义地址空间
|
是; 数据访问(读、写、订阅)、方法调用、自定义地址空间
|
|
是
|
是
|
|
可用安全策略无,Basic128Rsa15,Basic256Rsa15,Basic256Sha256
|
可用安全策略无,Basic128Rsa15,Basic256Rsa15,Basic256Sha256
|
|
”匿名“或通过用户名与密码验证
|
”匿名“或通过用户名与密码验证
|
|
是
|
是
|
|
32
|
32
|
|
50 000
|
50 000
|
|
10 000
|
10 000
|
|
20
|
20
|
|
100 ms
|
100 ms
|
|
500 ms
|
500 ms
|
|
20
|
20
|
|
20
|
20
|
|
1 000; 1s 采样间隔和 1s 发送间隔时
|
1 000; 1s 采样间隔和 1s 发送间隔时
|
|
“服务器接口”/“匹配规格”类型 10 个,“基准域名空间”类型 20 个
|
“服务器接口”/“匹配规格”类型 10 个,“基准域名空间”类型 20 个
|
|
1 000
|
1 000
|
|
是
|
是
|
|
100
|
100
|
|
50
|
50
|
其他协议
|
|
|
|
是; MODBUS TCP
|
是; MODBUS TCP
|
S7 消息功能
|
|
|
消息功能的可注册站点数量,最大值
|
32
|
32
|
程序消息
|
是
|
是
|
可配置程序消息的数量,最大值
|
5 000; 程序消息通过模块“Program_Alarm”、ProDiag 或 GRAPH 生成
|
5 000; 程序消息通过模块“Program_Alarm”、ProDiag 或 GRAPH 生成
|
RUN 状态下可加载程序消息数量,最大值
|
2 500
|
2 500
|
同时间活动的信息数量,最大值
|
|
|
|
600
|
600
|
|
100
|
100
|
|
80
|
80
|
调试功能测试
|
|
|
共同调试(工程组)
|
是; 最多可平行在线访问 5 个工程组态系统
|
是; 最多可平行在线访问 5 个工程组态系统
|
组件状态
|
是; 最多可同时 8 个(通过所有 ES 客户端的总和)
|
是; 最多可同时 8 个(通过所有 ES 客户端的总和)
|
各个步骤
|
否
|
否
|
停止点数量
|
8
|
8
|
状态/控制
|
|
|
|
是
|
是
|
|
输入/输出端、标记、DB、外围设备输入/输出端、计时器、计数器
|
输入/输出端、标记、DB、外围设备输入/输出端、计时器、计数器
|
|
|
|
|
200; 每个任务
|
200; 每个任务
|
|
200; 每个任务
|
200; 每个任务
|
强制
|
|
|
|
是
|
是
|
|
外围输入/输出
|
外围输入/输出
|
|
200
|
200
|
诊断缓冲器
|
|
|
|
是
|
是
|
|
1 000
|
1 000
|
|
500
|
500
|
Trace
|
|
|
|
4; 每个 Trace 最多 512 KB 数据
|
4; 每个 Trace 最多 512 KB 数据
|
报警/诊断/状态信息
|
|
|
报警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诊断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; 关于模拟输入/输出参见手册中的描述
|
是; 关于模拟输入/输出参见手册中的描述
|
|
是; 关于模拟输出参见手册中的描述
|
是; 关于模拟输出参见手册中的描述
|
|
是
|
是
|
诊断显示 LED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; 模拟量输入/输出
|
是; 模拟量输入/输出
|
|
是
|
是
|
支持的工艺对象
|
|
|
运动控制
|
是; 提示:工艺目标的数量会对 PLC 程序的循环时间造成影响;可通过 TIA Selection Tool 在选择时提供支持
|
是; 提示:工艺目标的数量会对 PLC 程序的循环时间造成影响;可通过 TIA Selection Tool 在选择时提供支持
|
|
800
|
800
|
|
|
|
|
40
|
40
|
|
80
|
80
|
|
160
|
160
|
|
80
|
80
|
|
20
|
20
|
|
160
|
160
|
|
40
|
40
|
|
|
|
|
5
|
5
|
|
10
|
10
|
调节器
|
|
|
|
是; 集成优化的通用 PID 控制器
|
是; 集成优化的通用 PID 控制器
|
|
是; 适用于阀门的集成优化的 PID 控制器
|
是; 适用于阀门的集成优化的 PID 控制器
|
|
是; 温度集成优化的 PID 控制器
|
是; 温度集成优化的 PID 控制器
|
计数和测量
|
|
|
|
是
|
是
|
集成功能
|
|
|
计数器
|
|
|
|
6; 其中最大 4x A/B/N
|
6
|
|
400 kHz; 四倍分析时
|
400 kHz; 四倍分析时
|
计数功能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比较仪
|
|
|
|
2; 每个计数信道;详细信息参见手册
|
2; 每个计数信道;详细信息参见手册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位置收集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测量功能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2
|
2
|
测量范围
|
|
|
|
0.04 Hz
|
0.04 Hz
|
|
400 kHz; 四倍分析时
|
400 kHz; 四倍分析时
|
|
2.5 µs
|
2.5 µs
|
|
25 s
|
25 s
|
精度
|
|
|
|
100 ppm;与测量周期和信号分析有关
|
100 ppm;与测量周期和信号分析有关
|
|
100 ppm;与测量周期和信号分析有关
|
100 ppm;与测量周期和信号分析有关
|
|
100 ppm;与测量周期和信号分析有关
|
100 ppm;与测量周期和信号分析有关
|
电位隔离
|
|
|
数字输入电位隔离
|
|
|
|
否
|
否
|
|
16
|
16
|
数字输出电位隔离
|
|
|
|
否
|
否
|
|
16
|
16
|
通道的电势分离
|
|
|
|
是
|
是
|
|
否
|
否
|
绝缘
|
|
|
绝缘测试,使用
|
707 V DC(测试类型)
|
707 V DC(测试类型)
|
环境要求
|
|
|
运行中的环境温度
|
|
|
|
-25 °C; 无凝露
|
-25 °C; 无凝露
|
|
60 °C; 注意手册中关于板载外围设备的降额说明;显示:50 °C,运行温度为典型值 50 °C 时,显示屏关闭
|
60 °C; 注意手册中关于板载外围设备的降额说明;显示:50 °C,运行温度为典型值 50 °C 时,显示屏关闭
|
|
-25 °C; 无凝露
|
-25 °C; 无凝露
|
|
40 °C; 注意手册中关于板载外围设备的降额说明;显示:40 °C,运行温度为典型值 40 °C 时,显示屏关闭
|
40 °C; 注意手册中关于板载外围设备的降额说明;显示:40 °C,运行温度为典型值 40 °C 时,显示屏关闭
|
运输/储存时的环境温度
|
|
|
|
-40 °C
|
-40 °C
|
|
70 °C
|
70 °C
|
参考海平面的运行高度
|
|
|
|
5 000 m; 安装高度 > 2000 m 时受限,参见手册
|
5 000 m; 安装高度 > 2000 m 时受限,参见手册
|
项目组态 / 标题
|
|
|
项目组态 / 编程 / 标题
|
|
|
编程语言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技术保护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访问保护
|
|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|
是
|
是
|
编程 / 循环时间监控 / 标题
|
|
|
|
可调整的最短循环时间
|
可调整的最短循环时间
|
|
可调整的最长循环时间
|
可调整的最长循环时间
|
尺寸
|
|
|
宽度
|
85 mm
|
110 mm
|
高度
|
147 mm
|
147 mm
|
深度
|
129 mm
|
129 mm
|
重量
|
|
|
重量,约
|
1 050 g
|
1 360 g
|